您好,欢迎来到张家口市残疾人联合会! 无障碍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信息公开 > 文章详情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用心用情用力残疾人事业,推动工作效果向社会治理效能转化

发表时间: 2020-06-16 10:26:45 【 字体:

今年以来,阳原县继续坚持用心用情用力残疾人事业,大力推动残疾人工作效果向社会治理效能转化,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实效。

一、主动融入县委政府,增强残联的现实存在

多年来,阳原县残联一直编制偏少、人员不足、职能单纯而弱化,县内影响力较为有限。为此,县残联充分利用和发挥县委党群部门、综合协调县政府残工委工作的便利条件,主动融入县委、融入县政府,进一步增强了残联在全县的存在感。一是从组织上强化存在。纳入县委扶贫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时调整县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参与全县相关的重点工作安排、重要事项议决的机会不断增多,从县内最高层面体现残联的存在。二是从业务上强化存在。从去年以来,残疾人无障碍家改、残疾人证办理、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及残疾人联合会改革等多项工作,多次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组织会议安排部署,在县脱贫攻坚群、乡镇领导群督促调度工作,多次用县委、县政府办公室文件下达任务,提升了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化解工作阻力,提高工作效率,让残联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三是从治理效能上强化存在。比如防控疫情,残联坚持全县一盘棋,全面落实组织领导、思想认识、政治责任、工作措施、应急响应、工作落实“六个到位”要求,做到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为全县疫情防控做出了残联贡献。比如治理贫困,残联多次在全县乡镇党委书记擂台赛、县乡联席会上点出问题、提出意见、呈上建议,用“小椎子扎破窗户纸”,做到残联提到谁,县主要领导的“秋波”就送给谁。

二、主动投入脱贫攻坚,强化残联的使命担当

去年全县建档立卡人口56460,其中残疾人3733人,占建档立卡总数的6.6%。今年全县未脱贫人口785,其中残疾人125人,占未脱贫人口的15.9%还要多。残疾人未脱贫数字在下降,但是残疾人未脱贫的比率在提高。残疾人扶贫脱贫已经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残联紧盯残疾人脱贫攻坚,尽管只有4个人,但是心往一块想,拧成一股劲儿,用情用力残疾人脱贫攻坚,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用生动的实践体现了残联的铁肩担当。一是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针对残疾人康复服务全覆盖,县乡医疗机构均存在缺乏专业设备、服务的专业化手段不强的问题。县残联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机遇,争取北京市资金100万元,实施了“残疾人康复示范站巩固提升项目”,项目采取支持康复服务设备的形式,支持县中医院康复设备9件,支持14个乡镇卫生院康复设备42件,实现了残疾人康复设备全覆盖,全县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迈出了前所未有的最大步伐。项目完成后,全县只要是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都可以就近方便地享受专业化的康复服务,做到了以康复设备全覆盖,提升康复服务全覆盖。二是精准实施扶持入户项目。今年市残联下达阳原精准扶持项目资金10万元,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应,提上了残联的重要议事日程。经过入户走访、下乡调研、集体研究,形成了资金向未脱贫残疾人口最多、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级别最高的乡镇倾斜,让钱花在刀刃上的共识。东井集镇两个条件全符合,目前资金已经拨付东井集镇,东井集镇将以入股分红形式,精准扶持20户未脱贫残疾人,每年每户享受分红收益500元,真正让精准扶持发挥“点穴式”治贫的功能。三是用软纸片发挥硬力量。印制了“第二代残疾人证评定标准”、“惠残政策宣传册”两个纸质宣传资料,县残联一个乡镇一个乡镇的发放资料、讲解资料。旨在用“第二代残疾人证评定标准”解决三个问题,让残疾人对照标准自评,解决疑似残疾人盲目去评残产生无用花销;让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初审把关,解决疑似残疾人群体“瘦身”不到位的问题;用评残标准“对话”“扶贫入户普查”、“省考国检入户走访”,解决在不是问题的问题上举一反三的问题。用“惠残政策宣传册”解决三个问题,即解决残疾人不知情不去申报惠残事项的问题,解决基层残疾人工作不知情落实惠残政策缺项露项的问题,解决应对入户调查残疾人心里清楚嘴上说不出来的问题。

三、坚持下沉服务重心,提升残联的信任信赖

县残联坚持带着感情深入一线落实工作,坚持把残疾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用看得见、摸得到的事感动残疾人,赢得了残疾人的信任。一是残疾人证办理。今年疫情防控从封村居家隔离转入常态化,残疾人证办理从停办到正常化期限漫长。县残联主动作为,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工作。在办新证方面,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疑似残疾人筛查,做好办证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打好办新证的基础。目前办新证142个。在换旧证方面,既不搞全鉴定增加医院和残疾人的压力与负担,也不搞全部以旧换新“一刀齐”放“水证”过关,而是敢于实事求是、坚持标准、区别对待,对县里有鉴定资质的肢体类残疾,在做好防控的基础上,联合县医院深入乡镇开展集中审核换证,换证514个,过滤水证56个;对县里无鉴定资质的智力、听力、言语等残疾,只要残疾特征明显、医学支撑充分、残疾等级无变化的,直接以旧换新,换证7个;对残疾特征不明显、残疾等级发生变化的,严格先鉴定后换证,换证37个;对已经死亡的,及时注销残疾人证8个。截止目前,全县共办理残疾人证700个,审核未通过56个。二是无障碍家改。市残联任务数14户,实际落实22户,预计六月下旬可以完结验收,做到“十三五”家改需求清仓见底、消化归零,极大地改善了受益残疾居家出入的条件。三是辅助器具适配。市残联任务300件,县任务250件,目前已经完成264件,得到了残疾人广泛认可与好评。

四、坚持横向协作配合,巩固残联的合作联动

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没有残联是不行的,光靠残联是不够的。因此,县残联注重与多部门、各乡镇强化协作联动,推动工作落地见效。一是与县民政部门协作联动,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和最低生活保障。截止目前,全县有2491人享受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有2637人享受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有2491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二是与卫健部门协作联动,在换旧证、滤水证的同时,还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残疾人康复服务两个全覆盖。三是与医保部门联动,为所有重度残疾人减免了医保费用,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四是与乡镇联动,采取贫困户与残疾人结对服务的形式,在化稍营、高墙等四个乡镇为122户肢体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实施居家托养服务,残疾人享受服务、贫困户增加收入、疫情防控可保障、村风民风更和谐的综合效果日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