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基本权益、基本服务为目标,切实提高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完善残疾人温馨家园服务内容,努力将残疾人温馨家园打造成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窗口和平台,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阵地。沽源县残联在原有办公楼的基础上改造建成沽源县残疾人“温馨家园”,于今年7月份,沽源县残疾人“温馨家园”项目正式开始投入运行。
一楼的多功能大厅,悬挂着印有“粗粮灌装区”、“钻石粘画区”、“金莲花灌装区”、“成品区”字样的牌子。在“粗粮灌装区”的区域里,有十几个忙碌的身影,他们戴着经过消毒的头套、脚套,穿着印有“温馨家园”字样的统一服装,从事着灌装、称重、真空封口、打码、装箱等十几道工序的流水作业。尽管他们安静严肃、井然有序的工作着,你会发现他们的动作相对来说要慢很多,原来他们都是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残疾人。
“温馨家园”项目实施的目标就是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的机会,让残疾人能够通过劳动来获得生存感和价值感。项目负责人贾占国介绍说,他们和沽源县伯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把50斤袋装的小米、黑米、紫米、绿豆、红豆、莜面等粗粮分装成每袋1斤的小包装
。十二个工人一天能装4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0.5元计算,每个工人每天可以收入20元左右。贾经理表示,工人目前的收入有些少,在之后他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工人每天能达到40元的收入,接下来还会有金莲花灌装、钻石贴画等适合残疾人的一系列工作,将安置30名左右残疾人就业。
三楼设有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心,有各种辅助器具和康复训练器具,能同时容纳50名左右残疾人接受康复训练。
“温馨家园”不仅为残疾工人提供安全整洁的工作及康复环境,还为他们提供就餐服务。餐厅里,配套齐全且崭新的厨具,舒适的环境让每一个残疾人在用餐时都能够感觉到温暖和安适。
对于这些残疾工人来说,尽管他们的收入不多,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几个语言残疾的工人,在工作闲暇之余,用只有他们自己懂得的方式愉快的交谈着。一个智力残疾的女工人,只要见到残联办公人员,就会立马九十度鞠躬,说一句:“领导辛苦了!”在她有限的认知中,好像只有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和感动。
如果说,残疾人的生命是有裂缝、不完整的,那么总有一些人,会用忙碌和爱,为他们筑巢,让他们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家园”,让他们因残疾而孤苦流浪的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