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宣化区残联理事长及相关股室负责人来到天音康复中心(聋儿语训中心)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进行指导,要求康复中心严格按照区疫情防抗领导小组的要求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近年来,宣化区残联始终将未成年残疾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党组书记、理事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强化政治站位,加大宣传力度,严格督导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宣化区未成年残疾人工作顺利开展。
克服疫情影响,确保残疾儿童按时平安复课。天音康复中心是北京市在我区设立的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听障儿童语言训练的私立康复机构,受训残疾儿童来自国内多个省份;宣化区特殊教育学校是专门从事智力残疾儿童教育的专业教育机构。因受疫情影响,春节后一直没有复课。为确保康复中心和特教学校的残疾儿童按时顺利复课,区残联靠前谋划,主动作为,及时为两个机构送去消杀物质,保证机构日常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同时,联合蓝天救援队和爱心组织、人士,深入到特教学校进行慰问,送去床上用品60套,并现场对所有场所进行了消杀,为按时复课做好了准备。
宣化区残联印发文件,要求机构负责人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要责任,加强与残联、教体部门的联系和配合,严禁外来人员进入院内,机构工作人员严格身份登记、体温测量等,为入住师生筑起安全屏障。
维护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提升残疾儿童教育程度。与教体部门联合成立宣化区残疾儿童教育专家委员会,对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进行专门评估并制定教育计划。以普及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形成区级设立特教学校、各级中小学招收“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日常注重从思想政治素养入手,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残疾儿童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扶智扶志,引领广大残疾儿童从内心世界真正树立起“抱残不守缺”和“残而不废、残而有志、残而有才、残而有为”的理想信念,促进残疾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
关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为更好地为残疾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救助和服务,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宣化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对0-17岁的残疾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肢体矫治手术、助视器适配、定点康复机构内集中康复训练、“机构+社区+家庭”支持性康复训练、送训补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并在省市补贴在基础上,加大了区级补贴的力度。办法明确规定:由区统一组织保障的0-17岁残疾儿童到定点康复机构内集中康复训练的,0-6岁的,每人每年8000元;7-12岁的,每人每年3000元;13-17岁的(仅限于孤独症及智力残疾少年),每人每年1500元;无助听器、矫形器救助补贴。在定点康复机构内集中康复训练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0-6岁残疾儿童,区每人每年提供1000元的送训补助,用于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住宿、交通和生活补贴。2020年上半年,协助6名弱智儿童、2名孤独症儿童、1名听力言语贫困残疾人儿童办理康复训练救助及抢救性康复项目救助申请,减免部分康复训练费和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