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中的张家口有点冷,十月的基地有点暖。自强宣化双创基地开展冬季慰问委员陈日欠、闫华、赵洪宇、李竟代表集团董事长赵志强先生来到呼叫中心张天清家帮助其添置冬季用品。
【生命赠与“不易”,我却不轻易认输】
张天清,出生于1979年,爱人是煤矿矿工,住着廉租房,两人靠微薄收入将孩子培养到中专毕业。
天清3岁那年因病致残,共做过三次手术。回忆起成长经历,天清依然流露着一份要强和一份无奈。也许是身体的残疾,反而让她在其他方面更不服输,小学、初中学习成绩优异。可是,中学时体育成绩却是她无法逾越的鸿沟,也再次戳痛她内心深处的那份自卑。初中毕业后,她毅然离开了学校进入了社会,学过缝纫,做过公交售票员,网络主播,在彩票站、药店上过班。虽然很努力,但身体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工作造成了障碍,尤其是无法长时间站着或者坐着,收入也就微乎其微。
既然上班困难,她索性尝试着自己创业。开了家饰品店,因经营不善关门;又借钱开了家服装店。当年,为了降低进货成本,她起早贪黑,“坐”绿皮车到外地进货,绿皮车人多,车厢连接处的边角就是她的“座位”。凭借着掌握的一点缝纫技能和服装知识,和辛勤的付出,小店小有起色。可是,身体却经受不住路途上的折腾,行走愈发的困难,后面发展到不管用冷水还是热水洗脚,只有疼痛感,没有冷热感。
【生命再次和我开了个玩笑,真的要认输吗】
2017年,医生告诉她,如果不再次做手术,后期可能严重到大小便失禁。但是手术费用,大概需要16万!
16万!对于她家是个巨大的数字。她很犹豫,如果做需要借大量钱,如果不做,后半生可能……。很幸运,爱人极力支持她做手术,边说服她边借着钱。看着心爱的人和即将成年的孩子,天清再次鼓起勇气,做了人生的第三次手术。这次手术,脊椎里用了14根金属钉、2根金属柱!用了近一年时间休养身体,但是到现在,除了依然行动不便,冷热天腰椎还疼痛的厉害。
2018年底,身体行动稍微好一些,她又坐不住了,家里的外债要还呀。于是,她再次鼓起勇气找亲戚借钱,想开一个餐馆。亲戚很感动也很理解,主动和她合伙开。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餐馆开始持续小有盈利。
命运似乎喜欢和她开玩笑,2020年的疫情,餐馆关门了,之前借的钱打了水漂!
天清再一次惆怅,家里外债没还新债又添,爱人所在煤矿因经营困难已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儿子好不容易找的单位又因疫情未能入职。
【柳暗花明又一村,机会只给执着人】
2020年年中,宣化残联找到她,推荐她到宣化区新建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自强宣化双创基地来试试。“试试就试试”,她说,刚开始她真的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了基地。她被录用到客服岗位,一天两天三天,她的心变了,她不想“试试”,准确地说是不想只是“试试”,而是想努力。她说到做到,虽然入职只有短短4个月(其实基地也刚建4个月,元老级员工了),但她每天细心地记录着客户的疑问,耐心地解答,并不断复盘、总结,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基地其他同事,她,已成为基地的业务骨干!问她是什么让她发生心态上的变化,她说,除了小家,她第一次有了另一种归属感,她愿意也希望和基地一起成长、发展,在基地这个舞台上实现她的梦想。这里,每天充满了欢歌笑语,工作时大家认认真真,工作外有的打打台球、乒乓球,有的健健身,有的在基地卡拉OK厅唱唱歌,还有的坐着聊聊家常。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管理人员“不像”管理人员,没有架子,吃一样的,住一样的,一起唱歌,一起聊家常,其乐融融。
【我们在一起,自强人在行动】
是的,一起工作,一起唱歌,一起聊家常。自强集团建设宣化基地不就是为了给残障朋友们一个家,不就是为了帮助残疾人朋友实现就业创业梦吗!只有残疾人朋友工作上有收获,生活上开心,身体上健康,我们才有成就感啊!
通过开展实地慰问活动,能更好地了解基地员工家庭与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助力残疾人朋友实现就业创业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无私奉献,大爱无疆——自强人在行动!